中和农信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助农机构,多年来扎根农村市场,致力于为农村地区的小农户及小微企业主群体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那么,中和农信是如何通过其服务体系、创新模式和小额信贷项目促进农户发展、农业升级和农村进步,进而推动中国农村市场的现代化与数字化进程呢?
构建全方位的综合助农服务体系
中和农信秉持服务农村"最后一百米"的使命,打造了服务农户生产、生活和促进农村生态发展的综合平台。截至2024年末,中和农信服务已覆盖23省(自治区、直辖市)550多个县域,触达超过10万个乡村,平台累计交易客户数近480万名。
据悉,中和农信的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板块:农业生产服务——针对中国复杂农业资源和小农户痛点,中和农信搭建全产业链农业服务体系。由专业种植专家团队开发作物全生育期技术方案及服务产品,与院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强化技术能力,覆盖多个大田作物、经济作物及禽畜养殖品类,实现"让农业高效绿色,让农户省心增收"的目标;农村小额信贷服务——瞄准农村小微客户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坚持"小额分散"原则,提供低门槛、包容性的金融产品。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进县入村,上门服务"式的服务网点,实现信贷服务直达乡村。中和农信创新性地开创了农业投入品信贷模式,定向为购买农资农机具的农户授信,保持着相对较低的违约率,截止2024年末,逾期大于90天的风险贷款率为2.1%;农村消费品及服务——中和农信针对农户日常生活场景和与日俱增的生活质量要求,挖掘消费需求,为农村用户提供消费品、日常消费服务和保险产品的数字化购买渠道;农村清洁能源服务——帮助农户利用屋顶开发可再生资源进行光伏发电,增加收入,在实现减排的同时推动农村用能方式清洁化转变。
数字赋能与"近邻式"服务驱动农村现代化
中和农信深刻认识到服务小农户需要解决效率问题,一方面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建立下沉到村的服务网络,形成数字赋能与贴心服务并行的独特模式。
数字化赋能方面,中和农信将数据与信息化工具内化为生产要素,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具体措施包括:开发移动App,结合电子地图,帮助一站式农服站长实现乡村级地块的精细化管理;支持农技专家通过"线上问诊"进行作业指导;自建高标准智慧农业服务管理系统、供应链ERP系统、智慧拼车物流系统等;打造数字化智能中台,赋能线下服务,提升效率。
"近邻式"服务方面,中和农信坚持"在客户身边,陪伴式服务"的理念,通过搭建村级合作伙伴网络,将服务延伸至农村毛细血管。一站式农服站长来自当地农村,熟悉当地情况,善于沟通,在总部技术支持下,将作物全生育期的多环节技术咨询和托管服务真正落地。截至2024年末,中和农信一站式农业服务共有站长5800多名,累计服务耕地超过220万亩。
根据客户调查数据,91.5%的农村客户对中和农信的服务水平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70.8%的用户将线下工作人员提供当面服务作为选择公司信贷服务的主要原因。这充分证明了中和农信"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有效性。
小额信贷创新激活农村内生动力
面对农村发展资金瓶颈,中和农信构建特色小额信贷体系:通过深度结合农资农机具生产场景开发专项产品,采用"大数据模型+实地调查"双轨风控机制;在环境责任方面严格限制高污染行业授信,支持绿色耐用品采购;同步建立涵盖透明定价、防过度负债等七大维度的客户保护机制。2024年客户满意度调查显示,超过92%受访者认可服务质量,94%愿再次选择服务,印证其可持续服务能力。这种将金融支持融入生产生活场景的模式,为破解"大国小农"发展困境提供了有效方案。
随着国家将"乡村振兴"确立为国家级战略,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中和农信的服务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小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主增收及融入现代化进程,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