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5年五一假期:一场“静水深流”的行业变革
2025年五一假期,中国酒店市场在消费觉醒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浪潮中,悄然完成了一场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挖”的转型。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同期,丽呈朗誉酒店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五一数据新鲜出炉:旗下酒店1-3日出租率同比增长15%,满房率高达95%,最高OCC高达135%,最高Revpar突破1200元,全品牌收益率再创新高。

这些数字不仅是假日经济的缩影,更折射出中国住宿产业的核心转型逻辑——从“量”的竞争转向“质”的深耕。面对消费降级与行业供给失衡的双重挑战,丽呈朗誉凭借“线上互联网运营+线下精细化管理”的双驱赋能模式,以“满意+惊喜”的服务生态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酒店业的“好服务”标准。
02 高净值人群的消费转向:从功能满足到情感共鸣
胡润研究院《2025中国高净值人群品质生活报告》指出,中国高净值人群的消费重心正从传统奢侈消费转向体验价值与精神共鸣。酒店,作为“品质生活”的核心场景,其服务内涵也面临升级需求。然而,行业普遍陷入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需求难以兼顾的困境。

丽呈朗誉依托携程的互联网基因与服务至上的理念,率先打破这一僵局。自成立之初,集团便提出“满意+惊喜”服务战略,通过15项基础服务模块构建标准化底座,结合大数据分析与员工主动预判,持续创造超预期体验。截至2025年5月8日,丽呈朗誉客户满意度达95.05分,连续6个月蝉联丽呈集团品牌家族榜首,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已形成“标准化+个性化”的双重竞争力。
03 “服务哲学”的胜利:在标准化之上创造无限可能
硬件总有一天被超越,服务才是酒店真正的“护城河”。丽呈朗誉深谙此道,以“微创新”打磨服务颗粒度,将一线员工的暖心实践转化为可复制的标准化手册。例如:为疲惫的宾客奉上定制热饮,并全程跟进关怀;为亲子家庭提前备好儿童喜爱的牛奶,手绘景点攻略;通过VIP服务群实现需求秒级响应,携程PSI服务质量分长期保持高位。

这些细节背后,是丽呈朗誉独有的“服务哲学”——让客房不仅是落脚点,更成为“让人惦记的家”。五一期间,自驾10小时抵达丽呈朗誉酒店(肇庆七星岩景区店)的陈先生一家,因酒店的手绘地图与贴心备品感动不已;丽呈朗誉酒店(喀什小亚郎湿地公园店)、丽呈朗誉酒店(三明北高铁站店)、丽呈朗誉酒店(广州南站三山店)、丽呈朗誉酒店(无锡万象汇店)、丽呈熹玥.云熹公馆、丽呈熹玥.嘉贝时光、丽呈熹玥酒店(放鸡岛海洋度假公园店)等的“百宝箱”、“杯水之谢,一路随行”、“怡然童趣,爱多一份”、“纸言片语,朗誉有礼”、“好客朗誉,尊享好礼”等服务,更让宾客直呼“被治愈”。
04 在地文化赋能:从非遗体验到商业价值裂变
2025年适逢“国家非遗年”,丽呈朗誉集团敏锐捕捉消费者对人文体验的渴望,将非遗文化融入服务场景。旗下丽呈朗邑酒店(云南西双版纳店)五一期间推出的“非遗漫游记”活动,邀请住客参与傣陶制作、品尝傣味特产,收获98%的好评率。一位母亲感慨:“孩子回家后仍追问傣陶历史,这比景点打卡更有意义。”

该店此类活动不仅有效的提升用户黏性,更是试点“携旅城市走廊”项目——通过销售傣纸、傣陶、傣味烧烤料、遮坝香米等非遗文创产品和特产,实现衍生收入增长。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所言:“世界级服务的品质,取决于对每一位宾客的温度。”丽呈朗誉酒店集团旗下各酒店正以文化为媒介,完成从“满意”到“感动”的服务跃迁。
05 服务力即竞争力:从成本中心到价值引擎
在酒店业迈入存量运营时代的今天,服务已突破传统成本中心的定位,进化为驱动价值增长的核心资产,丽呈朗誉将服务从“成本项”重构为“增值资产”:会员复购率因服务创新显著提升;客户终身价值远超行业均值;私域转化战略深化品牌与用户的深度链接。这印证了其核心逻辑:真正的服务升维,是让体验“在心尖流转、在笑颜中生根、在社交中裂变”,最终反哺酒店业绩增长。

06 结语:以谦卑之心,叩问服务的无限可能
丽呈朗誉的实践,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好服务”的范本,更揭示了酒店业的未来——商业向善与极致体验共生,标准化与个性化共振。答案永远藏在下一处细节的雕琢中,在下一次未被满足的需求里。而丽呈朗誉,正以服务为支点,撬动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