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升全市律师理解刑事重点罪名的本质特征和法律适用,提升律师刑事法律实务经验,8月23日下午,重庆市律师协会(以下简称“市律协”)普通犯罪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京师(重庆)律所”)联合举办了“洗钱罪、虚假诉讼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主题沙龙活。活动特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责任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战略规划与案件指导部主任、虚假诉讼法律事务部主任王朝勇律师担任主讲人,做《洗钱罪、虚假诉讼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认定的疑难问题》主题讲座。市律协普通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卫东律师、沈曦律师、邓智勇律师、廖兵律师、马一夫律师、但萍律师,以及部分专委会委员、京师重庆律所及其他律所律师参加了主题沙龙的交流和学习。京师(重庆)律所陈安林律师担任主持人。

图:杨豫川主任致辞
沙龙活动由京师(重庆)律所执行主任杨豫川律师代表律所开场致辞。杨豫川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京师律所的发展理念及专业建设概况,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市律协的指导下、在京师总部的带动和支持下,不断提升律师在刑事领域的专业能力,促进律师间的交流与协作,不断完善和提升律师的执业环境,为律所律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图:王朝勇主任发言及活动现场
专题讲座环节,王朝勇主任首先介绍了洗钱罪、虚假诉讼罪、拒执罪的类型和司法实务概况;紧接着,围绕前述三个罪名,结合其对最高法、最高检指导案例的深入研究,以其亲自办理的三十个代表案例,深入浅出、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前述三个罪名在办案实务中极具价值的服务经验,内容涉及刑事程序、实体以及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内容精彩纷呈,每个案例都有亮点,充分展示了优秀刑事律师的智慧与专业度,参会律师通过讲座收获颇丰。

图:何群律师分享

图:项强律师分享
茶歇后活动继续进行。为增强专业活动的互动性,沙龙增加了嘉宾分享环节和现场答疑环节。分享嘉宾市律协普通犯罪专业委员会委员、泰和泰(重庆)律所合伙人、刑事业务部主任 何群律师 结合活动主题,分享了对洗钱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理解和经验,包括法律修订背景、构成要件、辩护要点等;何群律师还结合其曾从事公安工作经验、代理拒执罪刑事控告案件的律师服务经验,介绍了拒执罪控告实务中的难点及可行的办案方法。分享嘉宾市律协普通犯罪专业委员会委员、京师(重庆)律所管委会副主任、刑事辩护中心主任项强律师作《拒执犯罪刑事业务的产品化思路》专题发言。首先回顾了京师律所自2020年以来在法律服务产品化领域的实践经验,进而结合主题对拒执罪司法裁判文书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近两年颁布的拒执罪相关司法文件,对拒执罪未来法律服务市场进行了剖析;关于产品化思路方面,重点围绕法律服务产品内容组成、产品标准化的市场价值、定价策略、客户识别等疑难问题提出了探讨。
沙龙现场答疑环节,与会律师围绕跨境刑事案件中犯罪数额认定的复杂性、拒执罪的自诉标准、购物平台虚假骗局、洗钱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图:专委会副主任陈卫东、马一夫代表专委会接受王朝勇主任的赠书
王朝勇主任著述颇丰,特向市律协普通犯罪专委会赠送其编著的《十大重点罪名案例精选》,鼓励与会同行积累专业办案经验的同时,编纂书籍刊物作为展示律师专业的载体。

图:专委会副主任马一夫发言总结
受专委会孙晓明主任委托安排,沙龙活动由市律协普通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马一夫律师进行总结。马一夫律师首先对京师(重庆)律所和三位嘉宾表示感谢,表示沙龙的主题讲座是一场高水平的专业分享,嘉宾的探讨在刑事服务领域具有积极意义和价值;指出本次主题沙龙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希望各律所持续举办此类活动,重点聚焦案件的热点难点,不断激发行业内生动力,促进律师经验交流与业务水平提升,共同推动重庆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合影留念
京师(重庆)律所致力于推动法律实务与理论研究深度融合,聚焦刑事、刑民交叉等热点、难点领域,通过搭建交流平台、开展专题研讨与联训,探索复杂法律问题解决方案,以专业协作提升司法实践效能,共建开放共享的法律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