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志愿者冒雨走村入户,为贫困老人送去生活希望
8月31日,在细雨绵绵的天气中,共创慈善社区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陈学霞,刘兆英,刘小艺,衣学珍,孙守良等一群平凡而坚定的身影踏入了偏远乡村——他们不是亲人,却将爱心带到每一位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身边。

“虽然今天下着雨,但这些老人们在家等着,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志愿者陈学霞坚定地说。
他们带着责任,也带着爱,从城市来到乡村,不求回报,只为用点滴行动汇聚温暖力量,践行“共创社区”的使命与情怀。
这是一场由“共创社区一爱心团队一陈学霞”组织的雨中慈善公益行动,此次活动为当地困难老人送去了米、油、鸡蛋、生活纸等日常物资,也送去了城市与乡村之间最珍贵的情感连接。尽管天公不作美,但他们的脚步没有停歇;正是这场雨,更凸显了人间真情的温度。
风雨无阻,是责任更是情义
活动原本定在上午9点出发,清早,志愿者们顶着阴雨早早集合。有的手提大米,有的搬运食用油,有的帮忙打包鸡蛋。尽管地上湿滑、车辆进村困难,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哪怕下雨,也要把这些物资亲手交到老人手里。

不少老人手中提着食用油、米、纸巾和鸡蛋,面露感激之情。尽管衣着破旧、步履蹒跚,却因为这份来自“共创社区”的关爱而展露笑容。在雨中举着伞接过爱心物资的身影,在破屋门前与志愿者合影的表情,都成了动人心弦的画面。
“我没啥亲人了,但有人记得我、来看我,心里就不冷了。”一位老人哽咽说道。

年迈的老人手捧纸巾和油,笑得像个孩子。“你们不嫌我们穷,还下雨来送东西,太感谢了。”这句话,听来让人鼻头发酸。另一张画面中,李大哥拄着拐杖、拎着油和米,在志愿者搀扶下稳步前行。尽管身体虚弱,但眼神坚定,像是在告诉大家:生活再难,也要活出尊严。
一步一脚印,他们走进最需要帮助的家庭

“她一个人住,腿脚不好,自己去镇上都很困难。”——村干部悄声提醒志愿者。于是,志愿者主动将物资送到老人家门口。屋内简陋,却因这突如其来的关怀而洋溢着温暖。
在这个村庄,像张奶奶这样孤身生活、年过八旬的老人不止一位。他们有房子,却少了陪伴;有门牌号,却常常被遗忘。
她的生活也许贫困,但她的眼神很清澈。她不是在乞求什么,而是在告诉我们:
“你们来了,我就知道,还会有人惦记我们这些老骨头。”
一袋米,一桶油,对我们而言,可能只是日常;但对他们,是生命中为数不多的关怀。
这不是“施舍”,而是一种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温情。

乡村虽远,心却很近
这是一场在雨中的奔赴,不是为了形式,而是为了心中那份责任。雨水淋湿了衣裳,却淋不湿大家送温暖的决心。一袋米、一桶油,看似简单,却是他们生活中最实在的希望。在这个偏远村庄,很多老人年迈体弱,生活清苦,而我们所做的,只是尽一点微光,去点亮他们平凡的日子。这场雨,不是阻碍,而是见证;见证爱心在泥泞中开花,见证善意在风雨中传递。公益,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默默坚持。许他们的话不多,或许只是一个点头一句“谢谢”,但那一双双粗糙却紧握礼物的手,是最真实的回应。我们见到了生活的艰难,也看见了尊严与坚强。公益不在于物资的多少,而在于一份心意,一次看见。共创爱心团队的脚步,不只是送去温暖,更是唤醒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愿更多人携手同行,把爱带进每一个角落,让这个世界,多一点温情,少一些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