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身智能赛道加速奔跑的当下,智元机器人正以扎实的商业化进展印证技术价值。7月27日,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在WAIC现场的智启具身论坛上透露,公司已中标中国移动7800万双足人形机器人订单,并在车厂柔性场景实现落地突破,多维度场景布局渐显成效。

此次中标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将率先应用于中国移动的运营商门店及营业厅,承担讲解接待等交互工作。这并非孤例,姚卯青表示,此类服务接待场景需求海量,后续智元将持续拓展至酒店、银行等领域,逐步从交互场景向零售服务、家庭场景延伸。在工业场景中,智元的探索同样深入,今年上半年已签约柔性场景落地项目,其机器人在特定任务中已实现1万次0失误的稳定表现,达到人工操作水平。

面对“人形机器人是否取代传统工业机器人”的疑问,姚卯青明确表示,智元的目标并非替代,而是解决工业自动化的“柔性短板”。传统工业自动化擅长固定环境的标准化作业,但面对变形包裹分配等柔性任务时力不从心,而智元人形机器人可通过强化学习融入工作流程,填补这一空白。这种差异化定位,让智元在工业场景中找到了独特价值。
商业化落地离不开供应链支撑。姚卯青透露,智元在关节模组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经过去年的量产爬坡,今年产品稳定性已达车企验收标准。目前公司正推动供应链协同升级,陪伴上游中小型供应商成长,为规模化交付奠定基础。今年计划出货的数千台机器人,将流向工业、科研教育、展厅门店等场景,动态调整的场景配比反映出智元对市场需求的灵活响应。

从交互场景的第一大单到车厂实训的稳步推进,智元机器人以“场景筛选—技术匹配—量产验证”的路径扎实前行。在具身智能行业从试错迈向系统化落地的关键期,智元的商业化实践不仅验证了技术可行性,更为行业提供了场景拓展的参考样本,推动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实用。